行进中国精彩故事[专题]
爬杆脚扣、安全腰带、绝缘手套、钳子和验电器……一样一样检查,丝毫不乱。 4月24日一早,在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带电班,班长单德森正在做上班前的准备。尽管再过两天就要进京接受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表彰,他依然坚持“在岗一天,尽职尽责”。
“父亲从小告诉我和姐姐,实现人生梦想就得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。姐姐工作从来不叫苦不叫累,兢兢业业。”单德森告诉记者,父亲单家定曾两次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,姐姐单群也曾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,勤劳务实的家风如同春风细雨,早就潜入心田。
1999年,19岁的单德森就开始了铆在输电线路上的“线路人生”。尽管成长于电力世家,单德森最初的“学艺”也充满了艰辛。 “走导线那会,只要平衡稍稍掌握不了,一脚踏空,整个身体就会在高空中侧向一方。必须和着导线跳动节奏,控制好身体重心,胆大心细,匀速前进。 ”在掌握诀窍的兴奋劲过后,留给单德森的,就是一样的电线、一样的工具、一样的故障、一样的劳累。
工作忙碌疲累,是按部就班走一步算一步,还是积极主动开展技术创新?在父亲和姐姐两位劳模的影响下,单德森很快找到了方向。 16年来,从输电线路运维到进入检修班,再到如今的带电班,暴雪、冰冻、洪水肆虐后的电网修复,奥运、世博保电等重大任务,哪里最危险、哪里最需要,哪里就有单德森的身影。
2008年大雪,他参加除冰抢险小分队,在零下10摄氏度的湿滑铁塔上连续工作,走下杆塔时,双腿几乎失去了知觉。 2009年春节抢修,他攀上电杆,顶着塔尖超过8级的大风,一干就是4个多小时。 “趁着年轻总得做点什么。 ”单德森极具标志性的这句口头禅,将所有的辛苦化为轻描淡写。
穿梭于崇山峻岭,与铁塔银线为伴,单德森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责任,守护着一方电网的安宁。面对输电线路日常运维中的难题,他不断探索创新,用智慧一一破解。
日常带电作业中,绝缘子型号与检修工器具不配套曾让单德森和工友们颇感苦恼。“一套卡具只能更换一套绝缘子,很不经济。能不能将固定的内槽换成活动的,让卡具能通用? ”这个念头在单德森的脑海里不断生长,不是科班出身的他,白天上班,晚上回家找来各种书籍、资料“攻关”,与班组成员反复揣摩,画图纸,计算,收集各类绝缘子参数……最终找到解决办法,研发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通用式卡具,在检修实践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借用计算机与摄像机的强大功能,研发出输电线路故障辅助查询系统,解决困扰多代线路人的难题;研发带电更换直线绝缘子串工具,大大降低作业中的风险系数;发明手持式遥控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试装置,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提供可靠依据……从2006年至今,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项创新成果,从单德森所在的带电班新鲜出炉,被业内认可并得到推广应用。
用经验开拓未来,用科研解决难题。 2014年3月12日,以单德森名字命名的“单德森工作室”正式成立。单德森表示,他与工作室的青年团队将不断在生产中发现问题,在集思广益中革新发明。

马鞍山男子生命尽头欲捐眼角膜 先心病妻
厅长批示后 霍邱“校长夫人冒名上学”事
安庆李仕桃 1名护士在约旦的那3年思念亲
濉溪2岁留守儿童跌进开水盆被严重烫伤
六安寿县一居民家中发现”懒猴“ 合肥野
发现最美味道 赢西门子大奖——爱吃会吃
西门子凭借“全面集成”为“制造业的未
成就重任 西门子创新有答案
西门子多门冰箱:掌握核心新技术 引领冰
“戏·梦”戏如人生 金大地1912街区戏装
青岛一“钉子户”房屋四周被挖空成“孤
高清:湖南男子带3岁儿子冬泳 河水冰冷
高清:湖南举行纪念毛泽东诞辰文艺晚会
中国富商携儿子乘飞机视察法国葡萄园时
澳洲洋女婿迎娶西安姑娘 女方娃堵门要红
“私人定制”风靡深圳富人圈
安徽淮北一小飞机坠毁2人死亡 驾驶员为
五河县一男子因感情纠纷 持刀砍杀女友及
东莞高三女生给接生医生写“最具情怀感
工科男将寝室变天空之城 被赞“最美男生
合肥大唐精装公寓11月全城钜惠 即买即住
揭秘英菲迪安自发热地板的原理和优势